焊接自动化技术的展望
电子技术、计算机微电子信息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焊接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数控技术、柔性制造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等单元技术的引入,促进了焊接自动化技术革命性的发展。
(1)焊接过程控制系统的智能化是焊接自动化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我们未来开展研究的重要方向。我们应开展1佳控制方法方面的研究,包括线性和各种非线性控制。1具代表性的是焊接过程的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以及系统的研究。
(2)焊接柔性化技术也是我们着力研究的内容。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将各种光、机、电技术与焊接技术有机结合,以实现焊接的精1确化和柔性化。用微电子技术改造传统焊接工艺装备,是提高焊接自动化水平的根本途径。焊接的工作水深约38米,焊接的管子工作压力可达140Kgf/cm2。将数控技术配以各类焊接机械设备,以提高其柔性化水平和质量控制水平,是我们当前的一个研究方向;另外,焊接机器人与系统的结合,实现自动路径规划、自动校正轨迹、自动控制熔深等功能,是我们近期研究的重点。
焊接机器人的三种送丝方式 焊接机器人的出现极大程度解放了一定的劳动力,使得焊接工艺变得更加简单了起来,因为焊接机器人中设置有自动化的送丝系统,包括了送丝、送丝软管、焊丝盘等部分组成,所以可以通过完1美的配置将焊丝送至指1定位置,一步到位。焊接自动化技术的展望电子技术、计算机微电子信息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焊接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焊接机器人的送丝系统可以通过三种不同的方式送丝,即推丝式、拉丝式与推拉丝式三种送丝方式。
1、推丝式送丝方式:这样的结构相对比较简单、轻便,操作维修也很方便;其缺点是焊丝送进的阻力较大,随着送丝软管的加长,送丝稳定性变差。因此,这种送丝方式通常应用于焊丝直径为2.0mm、送丝软管长度为5m的半自动熔化极气体保护焊中。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焊接结构制造业引人注目的发展动向是规模化、大型化、高参数化和精密化,其中包括1000MW以上的火力,水力和核能发电设备,年产60万吨以上的化工炼油装置,年产1000万吨以上的煤液化装置,10万吨级以上的远洋货轮和油轮,各类冶金和重型机械、航空航天工程、大型及高层建筑结构、大跨度桥梁,跨省跨国输油输气管线,海洋建筑,大型客车和高速铁路车辆等。2004年我国焊接结构的钢耗量将突破1亿吨,居世界首位。为实现上述发展目标:对焊接装备的技术特性和质量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迫切需要各种、、高度自动化和集成化的先进焊接装备。(4)网络化机器人控制器技术:当前机器人的应用工程由单台机器人工作站向机器人生产线发展,机器人控制器的联网技术变得越来越重要。例如我国某大型企业从瑞典ESAB公司引进了12.5×10m的超大型立柱横梁式焊接操作机及其配套设备。另一家企业亦从ESAB公司引进了机头Z向自动跟 踪1大行程为2m的特种大型焊接操作机,用于椭圆形壳体的埋弧自动焊,此外还有不少企业从国外引进类似的大型自动化焊接装备,2003年从国外进口自动化焊接装备的总合同额近1.0亿美元。
焊接机器人已经广泛运用在各个方面,有焊接机器人,焊机机器手等等,运用的意义主要表现在:
(1)部分骨干企业建立了具有一定规模的焊接车间或金属结构厂,并建立了完整的焊接管理体系。吸收消化了引进产品的焊接工艺标准,贯彻了,制定了企业标准。
(2)完善了焊接工艺流程,使之从单一的加工工艺发展成了从原材料预处理、切割落料、成形、焊接、焊后检测和焊后处理等一整套的新兴综合性工程技术。
(3)数控精密切割和计算机编程套料技术得到了应用,并改变了传统的手工切割落料,减少了机械加工,实现了“以割代刨”,“以焊代切削”。
(4)推广应用了co2保护焊或埋弧焊等先进、新工艺。焊接工作量在骨干企业突破了50%以上,个别企业达到80%以上。
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码垛工业机器人公司的无锡固途自控于2025/2/20 15:51:44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wuxi.mf1288.com/gutuzk2019-2842457383.html
下一条:自动生产线价格服务周到「多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