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历史及国内现状?
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历史:
首代工业机器人:通常是指目前国际上商品化与使用化的“可编程的工业机器人”,又称“示教再现工业机器人”,即为了让工业机器人完成某项作业,首先由操作者将完成该作业所需要的各种知识(如运动轨迹、作业条件、作业顺序和作业时间等),通过直接或间接手段,对工业机器人进行“示教”,工业机器人将这些知识记忆下来后,即可根据“再现”指令,在一定精度范围内,忠实的重复再现各种被示教的动作。1962年美国wan能自动化公司的首台Unimate工业机器人在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投入使用,标志着首代工业机器人的诞生。UR3机器人没有传统机器人需要的编程、设置和防护栏等额外成本。
工业机器人
控制器是机器人的大脑,发布和传递动作指令。其中包括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硬件就是工业控制板卡,包括一些主控单元、信号处理部分等电路,现在台达等国产品牌已经掌握;采用国际标准总线作为控制系统的控制总线,如VME、MULTI-bus、STD-bus、PC-bus。软件部分主要是控制算法、二次开发等,国产品牌在稳定性、响应速度、易用性等方面与国外品牌还有差距。
2015年中国控制器市场规模达23.1亿元,同比增长18%,其中工业机器人控制器占比15%,约3.5亿元。按照这样的速度推算,2017年的控制器市场可达到31亿元。未来控制器的机会在于标准化和开放性。现有的工业机器人控制器封闭构造,带来开放性差、软件独立性差、容错性差、扩展性差、缺乏网络功能等缺点,已不能适应智能化和柔性化要求。开发标准化、开放化控制器是工业机器人控制器的一个发展方向。外部传感器一方面使机器人更准确地获取周围环境情况,另一方面也能起到误差矫正的作用。
工业机器人的组成部分
感知系统
感知系统由内部传感器和外部传感器组成,其作用是获取机器人内部和外部环境信息,并把这些信息反馈给控制系统。内部状态传感器用于检测各个关节的位置、速度等变量,为闭环伺服控制系统提供反馈信息。外部传感器用于检测机器人与周围环境之间的一些状态变量,如距离、接近程度和接触情况等,用于引导机器人,便于其识别物体并做出相应处理。外部传感器一方面使机器人更准确地获取周围环境情况,另一方面也能起到误差矫正的作用。目前世界上使用的搬运机器人逾10万台,被广泛应用于机床上下料、冲压机自动化生产线、自动装配流水线、码垛搬运、集装箱等的自动搬运。
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工业四轴机器人的昆山威普特于2025/4/27 8:58:20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wuxi.mf1288.com/kswptjqr-2858072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