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超声波传感器分为发射、接收、收发一体3种,但发射和接收的原理分别是怎样的呢?当从超声波发射传感器输入频率为40KHz的脉冲电信号时,压电晶体会因变形而产生振动,振动频率在20KHz以上,由此形成了超声波。那么该超声波经锥形共振盘共振放大后定向发射出去;超声波传感器由发送传感器(或称波发送器)、接收传感器(或称波接shou器)、控制部分与电源部分组成。接收传感器接收到发射的超声波信号后,促使压电晶片变形而产生电信号,通过放大器放大电信号。
发射头是利用压电效应来实现产生超声波的,就是在发射头不断给出一定频率的如40KHz的电压信号,就可以产生超声波。可以考虑利用单片机来实现,当然功率不大的可以用单片机来实现。
超声波传感器的频率主要有2种,分别是25KHz和40KHz;超声波是一种频率大于20KHz的音波。发射式的传感器本身发射超声波,再接受反馈的超声波;接收式的传感器本身不发射超声波,是通过传感器接收超声波,将其转换成电信号,进行测量。
智能家庭安防系统由三部分组成,其中,家庭无线传感器网络、互联网、监控终端依次对应物联网的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家庭无线传感器网络由设置于家庭内部的各种安防传感器、家庭智能网关组成。
安防传感器一般包括监控摄像机、燃气传感器、人体感应器、振动传感器、以及报警按钮等,它们均作为无线传感网络的一个节点,利用蓝牙、wifi、zigbee等无线通讯技术接入。大量的传感器构建成的这个密布且无形的网络,保障了家庭的安全。
传感器工作原理介绍
在当前的空气净化领域,空气质量传感器几乎已经成为净化设备的标配附件,其作用是对空气中的PM2.5等颗粒物浓度进行监测,工作原理如下:
在传感器内部设有恒定光源(如红外发光二极管),空气通过光线时,其中的颗粒物会对其进行散射,造成光强的衰减。其相对衰减率与颗粒物的浓度成一定比例。
在与光源对角的另一侧设有光线探ce器(如光电晶体管),它能够探测到被颗粒物反射的光线,并根据反射光强度输出PWM信号(脉宽调制信号),从而判断颗粒物的浓度。对于不同粒径的颗粒物(如PM10和PM2.5),其能够输出多个不同的信号加以区分。对智能家电而言,传感器扮演着相当于人的眼睛、耳朵、鼻子等的功能,是智能家电所有分析数据的入口,没有传感器的智能家居系统无疑是“残废”,没有自我感知能力,家电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智能。
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检知器传感器安装的台湾研新于2025/4/5 13:15:27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wuxi.mf1288.com/twyx2016-2853286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