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卷制机壳不仅作用大,而且应用广泛,那么在设计的过程中主要有哪些原则呢?
1、在保证能正常使用情况下,尽量使尺寸精度等级及表面粗糙度等级要求低一些,并有利于产品的互换,减少废品、保证产品质量稳定。
2、必须形状简单,结构合理,以有利于简化模具结构、简化工序数量,即用^少、^简单的冲压工序完成整个零件的加工,减少再用其他方法加工,并有利于冲压操作,便于组织实现机械化与自动化生产,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3、必须有利于提高金属材料的利用率,减少材料的品种和规格,尽可能降低材料的消耗。在允许的情况下采用价格低廉的材料,尽可能使零件做到无废料及少废料冲裁。
4、设计的电机机壳必须满足产品使用和技术性能,并能便于组装及修配。
5、设计的钢管卷制机壳,应有利于尽可能使用现有设备、工艺装备以及工艺流程对其进行加工,并有利于冲模使用寿命的延长。
一台电机的好坏其实很大一部分是和电机配件的电机壳有关系,电机壳即起到了防护作用,又担任着散热的工作,而且电机壳的精度尺寸高的话整改电机的运行效率会高,因为电机壳精度高运行的阻力就小,效率就会高,噪声也会小。
电机外壳铸件不是一个很完整的筒体,筒身上凸起的搭子等附属结构较多,铸件各部位壁厚变化较大,铸件冷却凝固时的应力也会比较大,铸件的变形倾向,之前无法准确预测。^初浇注出来的电机外壳铸件,直筒端头直径值相差15 mm,椭圆得较严重,通过在直筒端部设置环形铸筋,使直筒端头的直径误差在1mm以内。
随着电机壳生产的效益和比重在制造业的地位日益凸显,了解并掌握电机壳的设计制造过程是^必要的。拉深是利用拉深电机机壳将冲裁好的平板毛坯压制成各种开口的空心件,或将已制成的开口空心件加工成其它形状空心件的一种加工方法。
电机机壳拉深这一受力过程如同一扇形毛坯被拉着通过一个楔形槽的变化是类似的,在直径方向被拉长的同时,切向则被压缩。在实际的拉深过程中,当然并没有楔形槽,毛坯上的扇形小单元体也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处在相互联系、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毛坯整体。
拉深后得到工件的厚度沿底部向口部方向是不同的。在圆筒件侧壁的上部厚度增加^多,约为30%;而在筒壁与底部转角稍上的地方板料厚度^小,厚度减少了将近10%,该处拉深时^容易被拉断。通常称此断面为“危险断面”。当该断面的应力超过材料此时材料的强度极,零件就在此处产生。即使拉深件未被拉裂,由于材料变薄过于严重,也可能使产品报废。
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电机外壳制造的无锡逐梦机械制造于2025/3/26 12:17:55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wuxi.mf1288.com/zhumeng2022-2851201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