钣金件的工艺性是指零件在冲切、弯曲、拉伸加工中的难易程度。良好的工艺应保证材料消耗少,工序数目少,模具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高,产品质量稳定。在一般情况下,对钣金件工艺性影响^大的是材料的性能、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和精度要求。同时钣金件加工还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避免直线贯通准则
薄板结构有横向弯曲刚度较差的缺点。大平板结构易屈曲失稳。进一步还会弯曲断裂。通常用压槽来提高其刚度。压槽的排列方式对提高刚度的效果影响很大,压槽排列基本原则是避免无压槽区域直线贯通。贯通的低刚度窄带易成为整个板面屈曲失稳的惯性轴。失稳总要围绕一个惯性轴,因此,压槽的排列要切断这种惯性轴,使它越短越好。
2、压槽连通排列准则
压槽的终点疲劳强度低是薄弱环节,如果压槽连通,其部分终点将消灭。
3、空间压槽准则
空间结构的失稳不只限于某一方面,因此,只在一个平面上设置压槽不能达到提高整个结构抗失稳能力的效果。
4、局部松驰准则
薄板上局部变形受到严重阻碍时会出现皱折。解决的办法是在皱折附近设置几个小的压槽,这样减低局部刚度,减少变形阻碍。
防爆外壳对材质的基本要求是:具有抗撞击强度,不易氧化锈蚀,导热系数高,表面无静电,加工性能优越等。由于我国铜资源稀缺,所以生产这类电器外壳所使用的材料一般有:铝合金、铸铁、铸钢、以及工程塑料等。
在GB 3836-2010中,对工程塑料的防静电、防火花功能以及其化学成分的组成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在防爆电器外壳制造中不提倡使用该类材料。铸钢、铸铁材料因其存在体积大、质量大易锈蚀等缺陷,小型防爆电器外壳目前很少使用。因此,以低镁铝合金和无镁铝合金作为生产小型防爆电器的外壳的材料是我国今后发展的方向。
电机壳是采用了半导体开关器来实现电子转换的,即用电子开关器代替传统的接触式转换器和电刷。它具有可靠性高、无换向火花、机械噪声低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录音座、录像机、电子仪器及自动化办公设备中。
电机外壳作为一个短路单匝的次级线圈,在较低交流电压的条件下通过大电流电机外壳本身内部产生涡流来加热,依靠这些涡流的能量达到加热目的,因而产生很大的热量。
中国越来越成为国际加工制造中心,加上国外投资的不断增加,金属精加工的能力需求不断加大,而金属加工行业中的电器控制箱、电器外壳等一般来说都是钣金件,所以钣金加工能力需求也不断提高。
钣金件加工行业提供的产品具有多品种、多批次、小批量、非标准性的特征及高精度的特点,因此在制造过程中需具有柔性生产的能力、工艺流程设计能力及精密加工制造能力。
虽然我国钣金件加工行业已走向世界,并在世界众多客户中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但技术水平上与发达国家相关企业比较还有一定的差距,关键差距在于技术服务能力相偏弱,不能充分、及时满足客户需求。随着行业国际化程度不断增强,行业内^企业已逐渐意识到差距所在,逐步建立了完整的制造服务系统,这部分企业在技术水平上与发达国家相关企业比较差距已明显的降低。
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电机外壳油漆的无锡逐梦机械制造于2025/4/7 11:06:48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wuxi.mf1288.com/zhumeng2022-2853757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