钣金件的工艺性是指零件在冲切、弯曲、拉伸加工中的难易程度。良好的工艺应保证材料消耗少,工序数目少,模具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高,产品质量稳定。在一般情况下,对钣金件工艺性影响^大的是材料的性能、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和精度要求。同时钣金件加工还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避免直线贯通准则
薄板结构有横向弯曲刚度较差的缺点。大平板结构易屈曲失稳。进一步还会弯曲断裂。通常用压槽来提高其刚度。压槽的排列方式对提高刚度的效果影响很大,压槽排列基本原则是避免无压槽区域直线贯通。贯通的低刚度窄带易成为整个板面屈曲失稳的惯性轴。失稳总要围绕一个惯性轴,因此,压槽的排列要切断这种惯性轴,使它越短越好。
2、压槽连通排列准则
压槽的终点疲劳强度低是薄弱环节,如果压槽连通,其部分终点将消灭。
3、空间压槽准则
空间结构的失稳不只限于某一方面,因此,只在一个平面上设置压槽不能达到提高整个结构抗失稳能力的效果。
4、局部松驰准则
薄板上局部变形受到严重阻碍时会出现皱折。解决的办法是在皱折附近设置几个小的压槽,这样减低局部刚度,减少变形阻碍。
在钣金加工过程中,加工精度直接决定钣金件的质量和性能,钣金件的加工精度是确保机械产品质量的基础。因此,要严格控制钣金加工过程中的加工精度,保证产品的优异性能,确保产品的质量达到标准。提高钣金件加工精度的工艺措施:
1、合理的加工工艺流程图
提高加工工艺的加工精度的关键因素之一是设计出完善的加工流程图。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尽量在不影响正常加工的基础上缩短工艺流程。
2、完善钣金件加工工艺系统
在钣金件加工工艺系统中,每个环节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误差都会对零件的加工精度产生影响。完善钣金件加工工艺系统是提高加工精度的有效措施。因此,企业要引进具有技术水平的加工设备,完善和加强创新机制,鼓励新型加工工艺的研制,同时,对使用的加工设备进行必要的维护和检修,使之达到^佳的工作状态,从而提高钣金件加工工艺系统。
3、提高工艺加工过程的自动化水平
由于传统的钣金件加工工艺的整体技术水平比较低,难以完成高精度或者超高精度部件的加工。
4、加强对产业工人的技能培训
提高产业工人技能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可以通过开办培训班,对工人进行定期培训;鼓励工人讨论研究加工工艺流程,为优化工艺流程献策献力;开办科学文化讨论班,为工人提供^新科技信息,激发其学习兴趣。
钣金加工工艺系统是由机床、钣金件、工具和夹具等组成的,在实际加工中这些环节可能会因受不同切削力、重力的影响而发生变形,使原本已经处于静态位置的钣金件、刀具及切削过程发生几何变化,进而出现钣金件精度产生误差。
钣金件加工原理、钣金件调整、夹具及道具等都可能造成几何精度误差,从而影响钣金件精度和质量。加工原理误差是加工过程中用近似成形运动或削弱轮廓,使近似成形运动或切削刃轮廓将刀具或机床结构发生简化,来提高生产效率和加工精度的。
那么有人就会好奇是怎么给电器外壳上色的,主要过程有哪些?
(1)表面预处理:用化学或物理的方法对外壳表面进行清洗,出纯净的基体,以利于获得完整、致密的人工氧化膜。还可以通过机械手段获得镜面或无光(亚光)表面。
(2)阳极氧化:经表面预处理的外壳,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基体表面发生阳极氧化,生成一层致密、多孔、强吸附力的AL203膜层。
(3)封孔:将阳极氧化后生成的多孔氧化膜的膜孔孔隙封闭,使氧化膜防污染、抗蚀和耐磨性能增强。氧化膜是无色透明的,利用封孔前氧化膜的强吸附性,在膜孔内吸附沉积一些金属盐,可使外壳外表显现本色(银白色)以外的许多颜色,如:黑色、古铜色、金黄色及不锈钢色等。
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铝电机外壳的无锡逐梦机械制造于2025/7/27 15:55:12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wuxi.mf1288.com/zhumeng2022-2878444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