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温覆盖发热剂
本品为灰黑色粉状,与钢水或铁水接触后,体积膨胀3—4.5倍,具有y秀的保温发热效果,适用于碳钢、合金钢、铸铁、铸铜、铸铝等。铸件冒口补缩及钢包或炉内保温覆盖,可有效的防止钢水二次氧化。
冒口中热损失的分析:冒口中钢液的热能损失主要以如下三种方式进行 : ( 1 ) 钢液经冒口向砂型内的热传导; ( 2 ) 冒口表面高温钢液的热辐射; ( 3 ) 冒口表面钢液与空气之间的对流换热。发生在冒口顶面的热辐射和热对流占冒口总散热量的4 0 % 左右 。至c的原始层基本熔化掉(覆盖剂表面出现发红迹象)大约需要60min左右,因此该覆盖剂起保温作用的时间明显比同类产品大大延长。而且冒口越大, 冒口表面钢液的热辐射与热对流的损失也越大。 因此, 为了提高冒口的补缩效果, 在考虑采用保温冒口减少或杜绝钢液经冒口向砂型内传热的同时,在冒口顶面添加保温覆盖剂减少冒口顶面的热辐射和热对流,进一步强化冒口的补缩作用对铸钢企业有着非常高的经济价值。
该覆盖剂的保温机理:覆盖剂加入冒口后迅速地铺展开覆盖住钢水的表面,并很快地形成了三种不同的层次结构即熔融层、烧结层、原始层。覆盖剂的下层在钢水液面上( 约1 5 5 0 ~1 6 0 0 ℃) ,靠钢液提供热量,渣粒中低熔点的组成在高温作用下熔化,并逐渐向四周扩散 ,在钢液面上形成了一定厚度的液渣覆盖层,即熔融层。同时,钢水中的夹杂物在z静时不断上浮进入熔融层,被熔渣所捕集、熔化,使熔融层逐渐增厚。熔融层的形成使钢水的传热速 度减慢,同时在热作用下,覆盖剂中p胀剂的膨胀作用更加明显,逐渐在熔融层的上面形成一个隔离层,该层温度约在6 0 0~9 0 0 ℃ 左右。烧结层的上面由于温度降低,覆盖剂的成分和状态基本未发生变化,即原始层。部分高熔点的渣粒尚未熔化,但在高温作用下,渣料之间互相烧结在一起,形成一个多孔的过渡烧结层,即熔化层。该层渣粘度较大,起到了骨架支撑作用,并具有很好的吸附上浮夹杂物的作用。烧结层的形成使钢水向外的传热速度明显降低。正是由于熔化隔离带的形成,使覆盖剂的保温效果明显提高。烧结层的上面由于温度降低,覆盖剂的成分和状态基本未发生变化,即原始层。随着浇铸时间的推移,覆盖剂中的发热物质逐渐开始反应,并放出热量,烧结层不断增加,原始层逐渐缩小。但是由于发热物质与弱氧化剂进行反应,反应的速度较慢。反应持续的时间较长,而且熔化隔离层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比较稳定,使导热系数仍保持相对较低的数值。至c的原始层基本熔化掉 (覆盖剂表面出现发红迹象)大约需要6 0 min左右,因此该覆盖剂起保温作用的时间明显比同类产品大大延长。
撒上覆盖剂可大大减少铝液烧损
覆盖剂表面粘度较小,流动性质好0.3kg/m2;690-760℃;用于纯铝及高镁合金以外的铝合金覆盖剂CF20无钠型,适用于高硅、高镁铝合金;0.3kg/m2;680-760℃;对钙不敏感的铝合金;
使用说明:通常在以下两种情况下使用:第y种:铝水化平后,撒上覆盖剂可大大减少铝液烧损。第二种:精炼完扒渣后撒上覆盖剂,即可减少表面铝液烧损,同时可防止精炼后的铝液再次吸气,亦可两种方法同时使用。
保温冒口的设计要求
1.对于凝固过程中体积收缩不大的合金(如灰铸铁),或不产生集中缩孔的合金(如锡青铜),冒口的作用主要是排放型腔中的气体和收集液流前沿混有夹杂物或氧化膜的金属液,以减少铸件上的缺陷。产品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环保社会效益,节能效果显著,在铸钢、铸铁、有色金属制造行业得到了良好的广泛好评。这种冒口多置于内浇口的对面,其尺寸也不必太大。 2.对于要求控制显微组织的铸件,冒口可以收集液流前沿已冷却的金属液,避免铸件上出现过冷组织。
冒口覆盖剂在使用的时候多注意
冒口覆盖剂在使用的时候以下三点一定要多注意: 1.使用该产品不能改变冒口的原来工艺(不准缩小冒口的直径和高度) 2.采用点浇(充冒口)与直浇(直接从冒口浇注的)工艺浇铸方法的,浇铸高度在冒口高度的3/5-4/5,应立即停止浇铸(如果将冒口浇满再投放覆盖剂,该产品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一次性投放覆盖剂。铺展性好,能均匀地铺盖在钢水外表,可将钢水外表的熔渣、杂质粘结在一起,起一杰出的聚渣效果,且易于铲除。 3.在浇铸时,采用由主浇道一次浇铸成型工艺的,待钢液进入冒口1/3-1/2时,及时一次性投放,在冒口覆盖剂上行至冒口上平面时,应停止浇铸。
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冒口发热剂厂的贝森特材料于2025/3/4 18:45:28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wuxi.mf1288.com/wxbeis2018-2845805068.html